论语经典名句100句带注解-通用95句
小编今天通过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论语经典名句100句带注解怎么写,以及论语经典名句100句带注解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记得收藏本站哟!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带注解(一)
1、复:实践的意思。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
2、自相矛盾——《韩非子》
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译文:有知识不会疑惑有仁义不会担忧有勇气不会恐惧。
4、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5、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6、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7、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8、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0、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宪问》
1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地留去。”
1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译文:那些有志向、有仁德的人,没有为了谋求生存而损害仁德的,只有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成就仁德的。
13、喜怒哀愁之未发,谓当中,发而皆中节,此谓和。致中合,天地位焉,天地万物育焉。——摘《中庸》(人的喜怒哀愁的情感并没有体现出去,叫做中;主要表现出去符合纲纪,叫做和。做到中合,天地就各居自身的部位,天地万物也就生长发育了。)
1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1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摘《论语》(《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17、礼,与其奢也,宁俭。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带注解(二)
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译文:君子严格要求自己,而小人则千方百计要求、苛求别人。
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3、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4、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颜渊》
5、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8、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
9、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10、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
1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至远方来,乐此不疲?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论语》(假如学了以后,又留意常常不断去温习,不也是让人很高兴的事吗?倘若有好朋友从远方来向自身请教,内心不也觉得迅速活吗?在他人不认清自己的情形下,却能实现不自暴自弃,具有这类品德修养的人难道说不能称之为君子吗?)
1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1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5、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能即戎矣。“
16、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带注解(三)
1、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2、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
5、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6、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8、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10、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译文:颜回这个人很好学。为人不迁怒他人,不重复犯(同样的)错。
11、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12、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1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14、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5、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译文:那些有志向、有仁德的人,没有为了谋求生存而损害仁德的,只有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成就仁德的。
1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宪问》
18、子不语:怪、力、乱、神
19、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20、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21、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止老知将之至云尔。
22、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23、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24、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颜渊》)
25、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6、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带注解(四)
1、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
3、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4、贫而乐:一本作“贫而乐道”。
5、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6、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7、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8、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9、追远:远指祖先。旧注曰:追远者祭尽其敬。
10、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11、当仁,不让于师。译文: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12、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1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4、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译文:切要以忠信为本,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错误不要怕改正。
15、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16、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1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18、[时习]时常的复习。
19、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20、不学诗,无以言
21、当仁,不让于师。
22、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23、温、良、恭、俭、让:就字面理解即为: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是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赞誉。
2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为政》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译】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对我来说,(那些富贵)就象(天上的)浮云。”
2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9、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3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32、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译文: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33、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4、望之俨然,即之也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