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智慧语录
如果想了解关于老祖宗智慧语录的相关内容,不妨看看小编为您精心编写如下所示的文章,一起来看看吧!
老祖宗智慧语录(一)
1、衣食无亏便好休,人生世上一蜉蝣
2、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史记》
3、善操理者不能有全功,善处身者不能无过失。《旧五代史》
4、蝉躁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史》
5、学不精勤,不如不学。《周书》
6、精诚所加,金石所开。《后汉书》
7、先谋后事者逸,先事后谋者失。《旧唐书》
8、淡淡长流水,酽酽不到头
9、取草绝根,在于未蔓;扑火止燎,贵乎速灭。《陈书》
10、上有忧危之心,下有安泰之象,世道所由隆。《宋史》
11、疾风知劲草,严霜识贞木。《宋书》
12、审而后发,犹未为晚。《北史》
13、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14、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
15、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史记》
老祖宗智慧语录(二)
1、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旧五代史》
2、爱之则不觉其过,恶之则不觉其善。《后汉书》
3、时不可再,机不可失。《隋书》
4、有贤而不知,知贤而不用,用贤而不委,委贤而不信,此四者古今之通患也。《南齐书》
5、化于敦朴者,则质直;化于伪者,则浮薄。《周书》
6、毁誉乱真深可畏,直言不闻深可畏。《新五代史》
7、丈夫有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
8、清平者,政化之美也;枉滥者,乱败之恶也。《晋书》
9、贞松标于岁寒,忠臣亮于国威。《晋书》
10、国之兴也,视民如赤子;其亡也,视民为草芥。《三国志》
11、在善用,不在众。《新唐书》
12、与人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人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旧唐书》
13、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明史》
14、当差不自由,自由不当差
15、清其流者必竭其源,正其本者须端其末。《隋书》
16、廉约小心,克己奉公。《后汉书》
17、习见善则安于为善,习见恶则安于为恶。《新五代史》
18、不务先富民,而唯言益国,岂有民贫于天下,而国富于上邪?《南齐书》
19、居高位者易骄,处佚乐者易侈。《明史》
20、扬汤止沸,不如灭火去薪。《三国志》
21、疑人勿使,使人勿疑。《金史》
老祖宗智慧语录(三)
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汉书》
2、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图四海者,匪怀细以害大。《三国志》
3、俭为德之恭,侈为恶之大。《周书》
4、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三国志》
5、当官的动动嘴,当兵的跑折腿
6、国耳忘家,公耳忘私。《汉书》
7、富贵一时,名节千古。《明史》
8、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三国志》
9、不才者进,则有才之路塞。《新唐书》
10、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多,而忧智之不博。《后汉书》
11、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
12、苦言药也,甘言疾也。《史记》
13、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14、附小人者必小人,附君子者未必君子;蝇之附骥,即千里犹蝇耳。《明史》
15、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晋书》
16、耕则问田奴,绢则问织婢。《魏书》
17、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三国志》
1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
19、栽个花果山,强如米粮川
20、罚慎其滥,惠戒其偏;发滥则无以为罚,惠偏则不如无惠。《宋书》
老祖宗智慧语录(四)
1、任之重者莫如身,途之畏者莫如口,期之远者莫如年,以重任行畏途,至远期,惟君子为能及矣。《北齐书》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三国志》
3、成立之难如升天,覆坠之易如燎毛。《新唐书》
4、思政不察逆顺之理,不识大小之形,不度强势之势,有此三蔽,宜其俘获。《北齐书》
5、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周书》
6、迷而知返,得道不远。《魏书》
7、非得贤之难,用之难;非用之难,信之难。《晋书》
8、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后汉书》
9、一切福田,不离方寸
10、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史记》
11、全一人者德之轻,成天下者功之重。《晋书》
12、待人以诚,人亦以诚待我。《元史》
13、感物之道莫过于诚。《宋史》
14、乐闻过,罔不兴;拒谏,罔不乱。《新唐书》
15、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16、迷而知返,失道不远;过而能改,谓之不过。《三国志》
17、灵明无着,物来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