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霸气名句

本站整理了与经典有关的内容,供您赏阅,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论语霸气名句(一)

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欢乐,有仁德者长寿。)

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3、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4、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5、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6、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8、宁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

9、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 (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10、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1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1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为政》

13、幼而不悌,长而无述,老而不死,是为贼。

14、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5、过而不改,是谓过已。

16、礼,与其奢也,宁俭。

1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8、朝闻道,夕死可矣。(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19、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

2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1、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论语霸气名句(二)

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我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2、君子周急不继富。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6、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8、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9、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论语·八佾》(尽善尽美)

1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1、当仁,不让于师。

1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3、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14、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15、以约失之者鲜矣。 (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16、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1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1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20、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21、小人之过也必文。

22、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3、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24、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25、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6、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论语霸气名句(三)

1、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2、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3、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4、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5、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那种职务,就不考虑那方面的事情,语出《论语·泰伯》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贤人,就应当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当自我反省自我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8、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9、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0、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11、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1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13、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14、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

15、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16、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论语·里仁》:"士致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1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1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0、巧言令色,鲜亦仁!

21、发愤忘食;用功学习,努力工作,忘记了吃饭。《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爰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女,同"汝",你;爰,何。)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奋。

22、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忙自我培养仁德。)

2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24、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25、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26、见义勇为;看到了争议的事情就奋勇地去做。语本《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27、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28、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