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思想的名言
•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诚实的话不一定动听,动听的话不一定诚实,世间的好人不会花言巧语,能言善辩的人不一定是好人,聪明的人不一定博学,见多识广的人不一定真正聪明,人生的修行重在于行,而不在于辩。
•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 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 治大国,若烹小鲜。
•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