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里的名言

•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体;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 要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当这种兴趣已很成熟的时候,再教给他学习的方法,这确乎是所有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

• 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 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引导学生作答。

• 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

• 只有由受过教育的人民组成的国家才能保持自由。

•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 研究性学习的宗旨是“以满足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

• 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

• 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 孙中山《提倡女子教育》:“惟必有学识,方可担任教育。”

•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 最好的一种教学,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

• 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 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

• “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 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

• 习惯真正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 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 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

• 只有当你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

• 语文实践的综合性,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走大语文教育之路,特别是重视开放语文资源,拓展学生的语文实践的空间,增加实际运用语文的机会。

• “只教给学生以最本质的、最主要的东西,才能切切实实地掌握这种教材,使它不可磨灭地铭记在学生的记忆里。”

• 北京史专家阎崇年先生总结自己治学治教经验,提出历史学科教育功能“五说”:正说历史——中正真实,学科特征;细说历史——有血有肉,丰富多彩;慎说历史——言之有据,可亲可信;通说历史——讲清来龙去脉,吸取经验教训,增长历史智慧;新说历史——新视角、新资料、新分析、新论述,引导学生探究,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 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

• 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 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 科学书籍让人免于愚昧,而文艺作品则使人摆脱粗鄙;对真正的教育和对人们的幸福来说,二者同样的有益和必要。

• “总之,必使学生得学之乐,而耐学之苦,才是正轨。若一任学生趋乐避苦,这是哄骗小孩子的糖果子,决不是造就人才教育。”

• 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

• 人类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信念,只有信念才能影响信念。

•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参考文献 王坦。合作学习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18。

• 课堂教学要引领学生攀登知识的高山,攀登情感的高山,攀登思维的高山,攀登人格的高山。

• “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 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 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 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 知教教育者,语与其受起法,无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无宁展广性。

• 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

• “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

• 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

• 如用几句话来表达家庭教育学的全部精华,那就是要使我们的孩子成为坚定的人,能严格要求自己。我在这里似乎有点夸张地说:若请他参加婚礼,即使那里所有的人都喝成醉鬼,他母亲相信自己的孩子会清醒地回家。

•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 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 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

• 儿童集体里的舆论力量,完全是一种物质的实际可以感触到的教育力量。

• 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

• 学校的理想是:不要让任何一个在智力方面没有受过训练的人进入生活。愚蠢的人对社会来说是危险的,不管他们受过哪一级的教育。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 教师与学生课堂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倾听与对话,而关键在教师的耐心倾听。

• 我国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指出: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与技能,又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

• 我把教育定义如下:人的智慧决不会偏离目标,所谓教育,是忘却了在校学得的全部资料之后所剩下的本领。

• 一生的生活是否幸福、平安、吉祥,则要看他的处世为人是否道德无亏,能否作社会的表率。因此,修身的教育,也成为他的学校工作的主要部分。

•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前主席富尔在《学会生存》中把人分为“分裂的人、具体的人、未完成的人、完人”等不同层次。

• 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 衣服要从新的时候爱惜,孩子要从小的时候教育。

• 教师的责任就在于运用各种方法、手段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可以活跃心灵以及充满智慧与人类经验的环境中。

• 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样一个信念在我们的教师集体的创造性劳动中起着重大的作用。

• 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优点的地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

•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 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纪律是教育过程的结果,首先是学生集体表现在一切生活领域——生产、日常生活、学校、文化等领域中努力的结果。

• 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化一,毋宁展个性。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 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 教育!科学!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

• 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

• 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 “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 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我们深信,只有通过有汗水,有老茧和疲乏人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通过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

• 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

• “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是一种方式,但是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孙云晓《一个故事一堂课》

• 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

• 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 教养决定一切。桃子从前本是一种苦味的扁桃;卷心菜只是受大学教育的黄芽罢了。

•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 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

• “为教育献了青春献黄昏,献了黄昏献终身”——北京市十一学校英语教师甘兰佑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