讴歌......的名言

• "我不知道未来什么样,但因为我病得够久、脆弱得够深,这种来自肉体的方式,让我知道我必须珍惜眼前每一刻……我经常想到我会死,而治愈死亡的唯一方法是活着。"

• 以为好医生,他会把病人看成一个完整的个体进行医疗活动,他会不断加强对文化、社会、伦理学和心理学的理解。

• 1919年2月的北京,牛肉二十美分一斤,嫩牛肉三十美分一斤,鸡蛋二十美分一斤,苹果六美分一斤。对于一对美国夫妇来讲,一年有五千美元的薪水再加上可观的住房补贴,在北平的生活会很舒适,不比美国的中产阶级差。他们一年的工资,可抵当时中国一个中等商人的全部资产。

• 1929年,梁启超病后再次住进协和医院,最后在该院病逝。他的病历至今完整地保留在协和病案室内。对于梁启超在被割错肾后,仍支持刚进入中国的西医,后人的评价是“科学、理性、宽容”。虽然那时的梁启超已经深刻地体会到“科学并非万能”。就像九年前,他从欧洲归来发表的《欧游心影录》中所写,他感觉到“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他在自注中说:“读者切勿误会,因此菲薄科学,我绝对不承认科学破产,不过也不承认科学万能”。从梁启超的协和医院看病遭遇,能看出科学并非万能,当时在中国处在起步阶段的西医也一样。医学并非万能,它作为一门科学从来就存在着未知,存在着不确定性,而从事医学的医生也有作为人的局限性。据传,为梁启超手术的主刀,是当时著

• 对医学来说,在医学技术与医学面对的人性之间,一开始是拉开了距离,后来变成了鸿沟,进而产生了一些副作用。比如医疗的形象负面,比如医生这个职业的从业自豪感和自主动力一日日在降低,比如专业化和技术化削弱了医生与病人的感情交流,比如大众对技术的狂热吹捧、大众对医疗技术高费用又加以无情的贬低,两者矛盾、混乱地交织在一起。今天的医生这个职业,还被无奈地赋予了更多的关系和更庞杂的内容。比起一百年前,这个职业离科技更近,离人性更远;离专门更近,离整体更远。

• 不过,与其他名校相比,协和人关心参与政治的学生不多。这里的学生和教师,常小心避免卷入政治,把更多的精力花在治病和科研上面。老协和学生的生活、学习条件,确实比当时中国的其他公私立学校要优越。因为功课压力重,学生多埋头看书,学校也反对学生参加政治活动。有人说,“现代知识分子”的自我完善,即由“专门知识分子”转变为“公共知识分子”,改变那种长年龟缩于学术隧道深处枯燥开掘的单调生活,经常爬上井沿去自由呼吸,去仰望星空,去左顾右盼,去关注参与公共事务。只是,大多数时间,协和人仰望的不是其他公共领域的天空,而是专注仰望改善中国民众健康的天空。

• 中国医学生人文修养的缺失,这可能很大原因也来自于医学生的单一教育背景,直接从高中考医学院,从“医”而终,爱好寡淡。

• 1919年10月1日,协和医本科正式开学。所有医预科的学生,不能直接升入本科,必须经过入学考试才能被录取。第一班收学生九人,其中五人从本校医预科升入。这批学生1924年毕业,毕业时仅剩三人,他们是协和历史上第一届毕业生:刘绍光、侯祥川和梁宝平。

• 面对免费体检,中老年人最容易上当。······商家会利用中老年人的弱点,大肆宣传产品如何便宜、如何高科技,中老年人常常会抵挡不住诱惑,掉进陷阱。而这时,就需要这些中老年人的下一代站出来,去帮助父母。

• 我们既然能花时间去研究各种车型以最后决定买那种车,能不辞辛劳逛各种楼盘以给自己选一个合适的小区,我们也就更责无旁贷地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为自己的健康盘算,多花点时间,多托点关系,多找人询问,去找到那个最适合自己的好医生!

• “一个人决定学医,可能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有人是真正出于个人。的兴趣和志向,有人则可能是由于家庭的意愿,也有可能是因为羡慕。医生的社会地位等。有的学生抱着很大的热情进入医学领域,但是,经过几年学习以后,发现并不符合自己的兴趣和心愿,或是逐渐了解。从事医疗工作需要较大的奉献精神,甚至会要求牺牲部分个人生活或。家庭生活,要勤奋努力、刻苦敬业,而自己还没有这种心理准备;有。的学生在学医四、五年后看到同年进入大学的其他专业的同学中,不。少已经毕业工作,有了收入,而自己还要继续学习;有人即使从八年。制医学院毕业了,回想四年制大学毕业的同学已经工作了四年,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都比自己高,也有些悔不当初。”

• “我们要珍惜作为一种制度安排而存在的大学……不管大学的制度有什么缺陷,它毕竟是理念得以实现的场所。它可以向我们确保一个学者共同体的存在。”虽然对大学来说,“最关键的是它要依靠人,而非制度,因为制度说到底不过就是一个物质前提而已。评判一个大学优劣的标准,就是要看它能不能吸引最优秀的人才。”“一旦理念消失,那剩下的只有干瘪的成规了。举足轻重的东西,不能通过制度性的指令被强行捏造出来。当一种制度试图把应该自然而然产生出来的东西勉强复制出来的时候,事情总是会变得危险起来。真正重要的贡献,只能由那些长年累月不间断地将自己的心力倾注于真理探索事业的人做出。”这段话,也许可以诠释协和制度与大师之间的关系。

• 管理自己的健康,我们需要的除了这些零碎的细节之外,还要有高于这些细节之上的理念。想经营好自己的健康,其实是一辈子的功课。只要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小常识才不是零散的,鼓励的,就事论事的保健鸡汤。聪明病人会主动寻找这些适合自己的大理念,并作为自我健康管理的指导。

• “疾病普遍存在,并最终获胜。死亡最后获胜,我们会失败,这是当然的事情。当我还是医学生的时候,就知道自己选择从事的职业是一个注定——美丽的、荣耀的失败。”

• 虽说“如果没有信仰,现代医学就不能生存。现代医学既非艺术也非科学,它是一种宗教”,但我们首先面对的是一只良莠不齐的中国医生队伍,然后我们面对的是一片长不出神圣的时代土壤,最后我们意识到其实我们面对的医生也是一群凡人,医生面对着人类思维的局限和医生的不确定性,只不过是我们把自己办不到的全部寄托给了他——在生病这件事上。这时,我们不如自己也动手去做点什么。谁为你的健康打算?除了医生,还有你自己。既然这样,聪明病人不如面对粗粝现实,为自己的健康努力!

• 协和建立之初,教学的老师大多由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外国专家来担任,共招聘了一百五十一名员工,其中的二十八名中国人中有二十五人在国外受过教育。

• 当西医进入中国人的生活之后,带来了医院这个神秘而隔阂的空间,带来了听诊器,带来了手术台,带来了各种实验仪器和检查设备······它们统统制造者如福柯所言的“沉默的暴力”。面对着这些“沉默的暴力”,正如有人概括的那样:西医在改变传统的医患关时,赋予了医生对病人的权威和责任,同时也改变了病人在医疗中的主动地位。面对着这些“沉默的暴力”,病人成了一群没有权利感的消费者。

• 在协和创办的那个时代,中国的综合大学还达不到协和期望的医预科水平。为了从一开始就保证协和的高标准,协和做出了一个决定——自办医预科。在总计二百零五名自办医预科招收的学生中,后来有一百多名进入了协和医学院,其中八十四名完成了协和五年医学课程,得到了医学博士学位。

• 当别的行业都可以明码标价时,医疗似乎被看成最不应该和金钱挂钩的——以人道主义的名义。但是,在这个因为经济主导而变得关系物质化的社会,谁来给人道主义埋单?谁来给接下来可能的官司埋单?

• 医生做为职业的意义,已经超越职业之外。作为一种和生命相关的特殊职业,它要求把谋生和想去,把工作和信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知道现在,还有人在提倡:“现在医学既非艺术也非科学,它是一种宗教。

• 老协和流传的说法是:“一门不及格必须补考,两门不及格要留级,三门不及格就要扫地出门”。这里的及格线不是六十分,而是七十五分。

• 中国的大多数医学教育着重医学生记忆知识的能力,但不重视应用循证医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认识到核心能力与核心知识之间的重大区别。日后一个真正优秀的临床医生,可能并非就在医学生时考分优秀。当医学生进入真正的临床工作之后,才强烈意识到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能力。

• 自办医预科毕竟是权宜之计。与此同时,洛克菲勒基金会每年拨款资助中国的十三所综合性大学,以提高这些大学的教学水平。直到八年之后,协和才停止自办医预科,改从这些学校招生进入协和医学院。其中,燕京大学医预科成了协和医学生的主要来源,逐步占到协和每年招生总数的三分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