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家的句子

能法之士劲直,听用,则烛重人之奸行。(作者:《左传·昭公十一年》)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作者:韩非子)

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

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

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

自见之谓明。

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权柄在手就是所说的重,不离本位就是所说的静。持重者能够控御轻浮者,宁静者能够克制急躁莽撞)。

小利为大利之残。

君无见其所欲。

群臣见素,则大君不蔽矣。(群臣本来的面目显现出来,那么君主就不会收到蒙蔽了)。

小忠乃大忠之贼。

荡而失水,蝼蚁得意焉。(鱼游到岸边搁浅的是时候,就会被蝼蚁吃掉)。

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过于宠溺臣下,法令就难以确立。缺乏威严就会被臣下欺凌)。

非圣贤莫能听至言。

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君主隐藏智慧,不露才能,臣下就无法猜测他的意图)。

一手独拍,虽疾无声。(一只手击掌,即使再用力也不会有声音)。

人主无威而重在左右。(君主维修丧失转而要仰仗臣下了)。

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如果是君主所厌恶的,那么群臣就会将其隐匿起来;如果是君主所喜好,那么群臣就会弄虚作假来迎合)。

爱臣太亲,必威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过于宠信臣下,必然会危及君主自身;臣下权势过重,必然有篡位之心)。

自胜谓之强。

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去勇而有强。(作者:韩非子)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

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治不肖。

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

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以邀君欲,则是群臣之情不效。

私行胜,则少公功。(营私舞弊之风盛行,臣下就不能尽职为君效力了)。

倒言反事以尝所疑。(故意正话反说或正事反做,来试探臣下)。

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看见就好像没看见,听到好像没听到,知道好像不知道)。

故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用眼过度,则视力下降;用耳过度,就会听力下降;用脑过度,就会思虑混乱)。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具体事务交由各级负责人去执行,而君主应保证中央权力的巩固。只要君主能在准确把握全局,那么四方的臣民就会效劳)。

奸臣蕃息,主道衰亡。

功虽疏必赏,过虽近必诛。

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

一以当十,所向无敌。

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

世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世间总有得不到的东西,也总有办不到的事)。

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像和氏璧那样的美玉,不必用五色饰物来装饰)。

虚静无事,以暗见疵。

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生杀予夺之权落在臣下手中,如此一来君主就有失势的危机)。

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作者:韩非子)

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做贤德的事情却不以贤德自居,还有什么事是办不好的)。

群臣见素,则大君不蔽矣。

君人者释其刑徳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君主听凭臣下私自施予刑罚与恩德,这样一来就会反为臣下所控制)。

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一国的存亡要看权柄是否掌握在君主手里,而不应看国家武力的强弱)。

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

佯爱人,不得复憎也;佯憎人,不得复爱也。(假装憎恶,就无法对其再加以憎恶;假装憎恶,就无法再对其施以恩惠)。

爱臣太亲,必威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

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

利莫长于简,福莫久于安。(最大的利益莫过于简朴,最大的福泽莫过于安稳)。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