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反贪的句子

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作者:毛泽东)

¼Ž5.87奸必知则备,必诛则止;不知则肆,不诛则行。(作者:《韩非子·六反》)

陷其自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作者:吴兢)

与贪?凡夺人所好,占己便宜,诛求无己,皆贪之类也。(作者:宋羽)

¼Ž5.60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作者:《八大人觉经》)

¼Ž5.68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作者:吴兢)

¼Ž5.110大臣贪浊而日在高位,则小臣将无不唯利是图。(作者:明·王廷相)

百姓大害,莫甚于贪官蠹吏。(作者:唐甄)

治贪之道,赏之不劝,杀之不畏,必渐之以风。(作者:曾国藩)

不骄盈四者,穷可弥缝一二”。人为财死,不贪少祸。(作者:司马光)

明君之政,莫大于去奸;忠臣之志,莫先于疾邪。(作者:明)

¼Ž5.57己不贪,不以贪恕人。(作者:宋·真德秀)

污便是大恶不谦之吏。(作者:王安石)

重禁贪吏而轻奢靡之法,此所谓禁其末而弛其本。(作者:吴兢)

¼Ž5.84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作者:刘昼)

¼Ž5.79小利,大利之蛀;贪小利,则大利必亡。(作者:明·王廷相)

¼Ž5.66贪欲者,众恶之本;寡欲者,众善之基。(作者:傅玄)

贵其所尚而抑其所贪。贵其所尚则礼让兴,抑其所贪则廉耻存。(作者:《宋史·柴中行转》)

欲结人心,莫若去贪吏。

今贪人在官,民皆受苦。

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作者:邓小平)

¼Ž5.105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人之。(作者:苏轼)

¼Ž5.95斩草除根,萌芽不发;斩草若不除根,春至萌芽再发。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七(作者:天如维则)

¼Ž5.11l大吏廉洁,小吏则自然效法。苟可因保全一人而废国法乎。(作者:《荀子·君道》)

贪吏临民,其损甚大,蠹盛则木空,吏贪则民贫。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淳化二年九月庚子(作者:《战国策·燕策一》)

¼Ž5.59古人云:贪名贪利,同趋鬼类;逐爱逐憎,同入火坑。(作者:林逋)

¼Ž5.80上好贪利,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丰取刻与,以无度取于民。(作者:陈弘谋)

¼Ž5.90惟木从绳则正,人受谏则圣。骄主必不好计,亡国之臣贪于财。(作者:陈云)

¼Ž5.93以忠沽名者讦,以信沽名者诈,以廉沽名者贪,以洁沽名者污。(作者:《尹文子》卷上)

赏善罚恶,不可偏废。 ——宋《三朝名臣言行录》曾肇语

吏诈则政蠹,政蠹则民 ——《明史纪事本末》卷一四

自是赃墨之吏,间有实极刑者。 ——宋·陈均《九朝编年备要》卷一

贿赂之败人国家,如鸩之必死。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六

¼Ž5.55丰财之道,惟在去其害财者。 ——《明通鉴》卷六一引苏轼语

堆金积玉,来处要明。越分过求,余殃在后。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诛恶及本,本诛则恶消;振裘持领,领正则毛理。

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彰也。 ——唐·陆贽《全唐文》卷四七三

所贵圣人之治,不贵其独治,贵其能与众共治。

¼Ž5.94吏者,民之本纲者也,故圣人治吏不治民。

¼Ž5.92大害必有小利为之媒,大利必有小害为之倪。 ——明·庄元臣《叔苴子内篇》卷一(作者:邓小平)

贪人败类,古今一也。(作者:苏轼)

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害民。(作者:天如维则)

善禁者,先禁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后身。(作者:《荀子·君道》)

虐下,下之慢上,礼义之风熄,廉耻之道丧,皆自奢侈为之。(作者:《战国策·燕策一》)

慎则祸之不及,贪则灾之所起。(作者:林逋)

若以有诸己者非人,止多众口耳,势必不行,以藏身不恕也。(作者:陈弘谋)

¼Ž5.83上恶贪则下耻争。(作者:陈云)

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其身。(作者:《尹文子》卷上)

日月晖于外,其贼在于内。谨备其所憎,而祸在于所爱。

为国有三计:有万世之计,有一时之计,有不终月之计。

我也不想看到警队有贪污的行为。

贪于政者,不能分人以事。

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

¼Ž5.98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¼Ž5.6l贪人败类,取兴大风。

贪污受贿,此弊不去,为患浸深。

¼Ž5.56大风有隧,贪人败类。

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正所以为贪。

¼Ž5.70蠲浊而流清,废贪而立廉。